首页

飘天生贵主

时间:2025-05-23 11:16:09 作者:重庆万州西洽会上签约三个重大项目 总投资达100亿元 浏览量:72735

  中新网成都10月23日电 (尧欣雨)近日,成都市教育局针对学生、家长和教师关注关切的教育痛点堵点出台十条措施,靶向施策,多措并举为学生、家长和教师减负。

  在为学生减负方面,成都市教育局要求规范到校时间。小学上午第一节课行课时间一般不早于8:20,中学一般不早于8:00。学校、班级不得强制要求学生提前到校参加统一的教育教学活动。对因家庭特殊情况确需提前到校的学生,学校应提前开门、妥善安置,避免大量学生在校门口排队等待。

  成都市教育局要求,要加强书包管理,引导学生每天按课表整理书包,带好必需的课本、练习本、文具以及水杯等用品,不带无关物品到校;把回家暂不使用的书本、物品等留在教室,避免“背来背去”;坚持因地制宜,为中小学教室配置储物柜,方便学生放置学习物品;为学生提供洁净卫生且温度适宜的饮用水,增加跳绳等运动器材,避免学生自带到校,减轻书包重量,让学生开开心心上学、轻轻松松回家。

  成都市教育局强调,要改革学生评价,坚决改变用分数给学生贴标签的做法,教师不得在家长群“晒”学生成绩、排名或变相排名。鼓励学校利用班会、信息科技课等校内时间组织学生填写学生综合素质评价记录,不强制要求学生上传佐证材料,不要求家长签字。

  在减轻作业负担方面,成都市教育局要求学校严控书面作业总量,鼓励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手段精准分析学情,精选作业内容,设计分层次、有针对性的作业。充分利用自习或课后服务时间,指导小学生在校内基本完成书面作业、初中生在校内完成大部分书面作业。

  同时,成都市教育局出台多条措施,给家长减负,为家长“松绑”“解忧”,包括严禁给家长布置或变相布置作业,严禁要求家长批改作业,不得布置“打卡式”作业,不得要求上传作业视频。

  成都市教育局强调,中小学、幼儿园不得要求或变相要求家长轮流到校参加安全“护学岗”,避免增加家长负担。鼓励家长志愿者自愿参与学校安全护岗,学校加强志愿者业务培训。

  成都市教育局强调,要给教师减负,让教师安心从教、潜心育人。法定节假日、休息日、寒暑假无学生在校期间,原则上不安排教师值班。

  同时,成都市教育局要求切实减轻教师非教育教学负担,全面清理督查检查评比考核等事项,不得要求教师参加与教育教学无关的活动或打卡、投票等。严格规范精简各类报表填写和材料报送工作,提升数据采集的信息化水平。

  成都市教育局要求,严控占用教师非工作时间。不得随意安排周末开展教研、培训,寒暑假组织教师集中培训、教研原则上合计不得超过两周。统一开展的教研、培训等活动应精简内容,控制时长,提高实效。

  成都市教育局强调,要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建立健全以发展素质教育为导向的学校办学质量评价体系,严禁以升学率或考试成绩对学校进行考核排名、下达升学指标,对教师进行排名、奖惩。(完) 【编辑:胡寒笑】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中新教育丨教育部:将建立全国学生心理健康监测与预警一体化系统

首先是大与小发展不平衡。近两年,尽管“逆向旅游”“小城游”“县域游”火热,但传统大景区、大城市仍然是承载游客的主力。不少“宝藏景点”受基础设施所限,到达条件和旅游体验有待进一步完善。其次是新与旧转换不充分。随着文旅消费升级,人们早已不再满足于游山玩水、打卡拍照,对智慧旅游、沉浸式体验、配套演出、文创产品等新业态的消费需求与日俱增。如此趋势下,一些网红景区依旧靠门票经济吃老本,收入低迷甚至亏损也就不奇怪了。

上海中心大厦建筑寿命只有50年?上海官方辟谣

浙江大学党委副书记、浙江大学机器人研究院院长朱世强在会上介绍,创新中心实行管理委员会领导下的主任(院长)负责制,愿景是“让机器人更好服务人类”。“我们以产品化、产业化作为科研业务的牵引,改变以单点技术来描绘产品的传统思路,转变为以真实产品目标来定义技术需求。”

全国铁路今天预计发送旅客1330万人次

世卫组织医务人员说,在拉法的军事行动将引发新一波流离失所,人们获得基本食物、水和卫生设施的机会减少,会导致更多疾病暴发。此外,不断恶化的安全局势还可能严重阻碍食品、水和医疗用品通过边境口岸进出加沙。

东西问·汉学家|美国汉学家顾史考:先秦思想醇厚如美酒

太原4月19日电(记者 范丽芳)4月19日,记者从山西省红十字会获悉,近日,长治市的马先生在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特色医学中心完成造血干细胞捐献,这是该省首次实现对加拿大造血干细胞捐献,至此,山西省涉外造血干细胞捐献数达7例。

美国否决巴勒斯坦成为联合国正式会员国的申请 中方回应

今年“双十一”,政府补贴、平台让利、以旧换新、会员专享、品类优惠等福利不断,激发消费者购买欲,增强市场活力,迎来消费热潮。在18类监测商品中,17类商品网络零售额实现增长,其中14类商品增速超10%。建筑及装潢材料、电子出版物及音像制品、家具和汽车用品增速较快。

相关资讯
热门资讯